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3章 一个矛盾体的形成

世界上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钱有出息?

初鲁的母亲却对这件事充满了矛盾,或者说混乱。

她本身是个善良的人。

她也从小拼命教育儿子善良,听话,懂事,积极向上。

可生活展现给她还有这个儿子的却是残暴,背叛,欺辱,哭泣。

初鲁幼年时,家庭就是充满了这种极端的矛盾。

有那么句话怎么说来着?你可以不爱,但是请别伤害。

初鲁的姥姥姥爷都是农民,且去世很早,初鲁都从来没见过这两位老人。

像是初鲁母亲这种身世,按理说应该加倍得到丈夫的呵护体贴,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。

初鲁父亲是个小领导,但同时又是个极其不着调的人。

不仅嗜酒成性,且在外面受了什么气都要回到家里来发泄,对初鲁母子是动不动张嘴就骂,举手就打。

这还不算,在外面也是胡搞瞎搞,乱七八糟的女人有一大堆。

初鲁十六岁的时候,在父亲对他母亲又一次施暴时,终于忍受不住,用一把小刀扎进了父亲的大腿。

这一刀扎没了家庭暴力,扎断了父子关系,也完结了父母的婚姻。

不久之后,初鲁的父亲又因为经济问题被抓了起来。

一系列长年累月家庭的折磨,变故,不仅让幼年的初鲁受到深深刺激,母亲身心受到的摧残更严重。

这就导致这位母亲有了一些自相矛盾的思维逻辑。

比如说在钱这个问题上,她认为一切超出认知范围之内的钱都是不正当的钱。

他特别希望儿有出息,却只希望儿子能踏踏实实的找个单位上班,赚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钱。

他希望儿子获得幸福,却要想方设法看住这个儿子。

同时她绝对不允许儿子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,所以才会时不时以让人难理解的激烈的方式,给儿子灌输善良,老实,听话,本分,懂事等等这些概念。

儿子一旦有了什么她认为不正常的举动,她就会强烈的惴惴不安,生怕儿子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犯罪或者其他出格的事。

儿子在眼前的时候还好一些,虽说他动不动就出去和人打架惹是生非,好歹天天晚上一定回家睡觉,看见了人,她还能放下心来。

现在这遥远的距离,陌生的国度,抓不着摸不到的无助感让她有些时候很不理智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